close

 

淺談烘豆

坊間一股烘豆熱,如火如荼的展開,加上業者大肆宣傳彷彿每個人

都成了咖啡烘豆達人。筆者就曾經接觸過幾個案例,有些人連咖啡

都不會沖煮,更不懂如何品味咖啡,就去學杯測或烘焙咖啡豆。

當別人拿坊間的咖啡豆給他,或許他能評頭論足一番,能講出其中的

缺失及優點,但他不會沖煮咖啡,要他改良其中缺點,他無能為力,

充其量只能說出一口好咖啡。

不論是虹吸式、機器、手沖等方式沖煮一杯咖啡,它們的烘焙方式都

不相同,要沖煮一杯有層次、深度的頂級咖啡,一定要先懂咖啡的沖煮

技巧之後再去學習烘焙咖啡豆的技巧,再兩者合而為一,才能真正將咖啡豆

的口感表現出來,但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為了喝一杯牛奶而在家養一頭牛吧!!

筆著認為當沖煮咖啡的技巧成熟時,自然而然就對咖啡豆的要求更成熟,這時

去學習烘焙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了。

我們來談談烘焙咖啡豆吧!烘焙咖啡豆最重要的先認識咖啡豆的外觀,是否有發霉,

尺寸大小是否均一,雜豆是否多,有異物嗎?色澤是否明亮等等.......

一般水洗豆的含水量是12~13%外觀較綠尺寸大小均一

而日曬豆的含水量在11%以下外觀較偏白色 尺寸大小不均且乾燥不勻,味道也不好聞

兩者所含的酸味與澀味也不同,在下豆前的爐內溫度的高低就很重要了。

不是手搖、陶鍋或是小型烘焙機所能達成的,例如水洗豆含水量較高時,下豆溫度越高表面

水量喪失的很快,外表很容易燒焦而內部水份還沒有熱到,易造成內部不能穿透。

烘焙秘訣是取得最高焦糖化和最少的碳化,焦糖化是影響咖啡風味最重要的環節。

生豆經過加熱啟動了反應,出現第一爆裂聲(要如控制每分鐘上升幾度溫度,風門多大,讓咖啡

充分膨大是經驗),有些糖分轉化為CO2新的芳香成分逐漸發展出來,形成所謂的咖啡油脂,並和

尼古丁酸、檸檬酸、奎寧酸、蘋果酸、醋酸、咖啡因結合,這時候淺焙、中淺焙、中焙準備出鍋了

在出鍋前的準備有非常重要的程序和注意事項要討論:

如入豆溫、脫水階段、回溫點、豆相、火力、風門大小等等

雖然在烘焙時可藉著聽聲音、看顏色、聞味道來判斷進行的程度,但是筆者屢屢拿到坊間的咖啡豆時

,都只有搖頭嘆息,不是豆相差,就是沒有烘透,煮來喝更是嘆息,不但沒有口感,澀味重更是難以

入口啊!!所烘焙的咖啡豆不但沒有風味、香氣更不必說,咖啡產區應有的特色,這些都是烘焙咖啡者

造成咖啡不好喝的敗筆!更不用談沖煮咖啡的技巧了。

正確烘焙咖啡豆要針對各種不同的沖煮方式而採取的烘焙深淺,如果您開始注意這些小細節的話,

您就是踏出成為咖啡達人的一大步囉!!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咖啡分享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